没有“女神”的妖娆,没有“学霸”的神秘,她是用行动诠释“自强”校训的2015届会计学“状元”吴素云。
每份坚持都是成功的基石
GPA 3.97,均分93.5,专业成绩排名第一,综合排名第一,三年甲等奖学金、两年国家奖学金,9个创新学分(满分为10分)。吴素云对学习的坚持换来了一个个闪亮的成绩。大学四年,她平均每天坚持有效学习时间10小时。而对于“短板”科目英语,她还会为自己设置一个“专选课”。
吴素云的家乡在浙江省衢州市的一个小山村,她就读的村里的小学所有课程都是由一名老师教授的,并且没有开设英语课。中学才开始学习英语的她,进入大学时最害怕的就是英语课上与老师的交流和口语考试。看着身边很多同学都能流利的进行英语沟通,她决心接受这个“挑战”,坚持练习英语口语。从那以后,每天早上6点50分,她会准时出现在奥场,朗读英语。从书本课文,到托福口语、单词再到英文辩论手稿,她为自己设立了一个个阶段目标。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样的坚持换来的是一系列的英语佳绩:2012年以662分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同年,又以 624分通过六级;2013年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获特等奖;第二十届湖北省外语翻译大赛非专业口译组一等奖和第二十届湖北省外语翻译大赛非专业笔译组一等奖;2014年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再次斩获特等奖并于同年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二等奖,2014年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二等奖。不过,在吴素云看来,这些成绩并不是成功的终点,她的晨读还在继续,复杂晦涩的国际企业年报是她为自己寻找的新阶段的目标。
每次挑战都是提升的机会
成绩单上的分数和一张张证书并不能代表这位“状元”大学生活的全部。“作为一名大学生,学好专业知识并不难,学会用才是真正的挑战。”吴素云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大一暑假,她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组成了《武汉市地摊经济研究》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队,重点关注社会底层经营者的经济、生活状况。充分的调研、详实的报告获得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特等奖。大二时她主持了一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并应邀参与了一项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大三时,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吴素云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自已第一篇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当然,实践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由她主持的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在当初申报时,因为时间受限,团队需要在一天半时间内提交一份创业计划书。作为队长,她牺牲休息时间,连续奋战,终于在36小时后拿出一份基于P2P平台的创新型电子商务创业计划书,并获得成功。目前,该项目已经顺利结题,并被评为优秀项目。
面对实践过程中的挑战,吴素云没有选择逃避,而是勇敢面对,迎难而上,最终征服了实践路途中的坎坷。她坦言,在面对挑战的过程中,自己的实践能力、抗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每份付出都是感恩的初心
吴素云总说在大学,她得到过很多帮助,同学的支持鼓励、学院老师的悉心指导、社会成功人士的慷慨捐助都是她自立自强的动力,只有自己变得更好,才能更好的回报母校、回报社会。
怀着这样一颗感恩的心,她常常牺牲自己的课余休息时间参与公益活动,目前她已经在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和中国红十字会担任了两年的志愿者。在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中,她参与宣传“天边计划”的一系列公益项目,为边远、边穷、边疆地区的孩子提供更多优质的教育机会。2013年7月,吴素云因为突出的个人表现,获得代表学校参加第二期中美“彩虹桥”文化交流公益项目的机会。期间,她和其他来自国内名校的24名家境贫寒、品学兼优的大学生在纽约、费城、华盛顿和波士顿学习和交流,与中国驻美大使馆参赞、美国参议院议员、前美国驻华大使、美国最年轻政治家等政界和商界名人对话。在项目中,为了让美国各界人士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武术文化,她主动承担翻译工作,,与此同时也帮助了团队成员了解美国历史、文化和社会知识;不仅如此,她还在老师的指导下,发挥手工特长,为支持该项目的各界人士编制手工琵琶以示感谢。
世界那么大,“彩虹桥”让吴素云这个浙江小村庄走出来的学子有了去看看,去感受的机会。在个人获得成长之余,她始终不忘初心,将所得赋予给多的朋友。项目结束之后,她主动申请加入基金会,从受益者转变为奉献者,用自己微薄的力量为公益事业尽一份力量。微信朋友圈是她的公益舞台,她主动宣传基金会的公益活动,让身边有奉献热情的人有了加入公益队伍的渠道和及时了解公益信息的平台。
今年四月,吴素云已经正式获得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录取资格。祝愿这位怀揣感恩的会计学“状元”能用自己的自立与自强编织一道绚烂的人生彩虹。
(经济与管理学院 赵妍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