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建交50周年之际,武汉市联合法国驻武汉领事馆开展了一系列庆祝活动,其中,由武汉市政府、武汉法领馆主办,共青团武汉市委、蔡甸区政府、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承办,由法国建筑师团队“Bella Stock”(博拉格斯)指导的第9届自建节于9月18日登陆武汉蔡甸。本次活动以“Water World”(水世界)为主题,旨在为武汉打造一个“漂浮城市”。我院建筑系、规划系的150名本科生代表武汉大学参与了此次活动。
9月18日至21日在武汉蔡甸区后官湖国家湿地公园,参与本次建造活动的近百名法国青年建筑师及400名来自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武汉本地高校的学生被编成50个中法青年混合团队,每个团队利用竹子、竹跳板、绳索、防水布、废弃矿泉水桶等材料,合作设计并建造一座能在水上独立漂浮的建筑,围绕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开展建筑实验、艺术活动及经验交流。他们不仅参与了建造“水上居所”全过程,还在现场露营。
经过9月18、19日两天的材料搬运、设计施工,500位中法青年建造的50座水上建筑在蔡甸后官湖畔揭开面纱。这些造型各异的水上建筑,体现的是2014年中法青年自建节的主题“水之世界”,它提醒人们,如果不对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等问题予以足够关注,也许在不久的将来,这些漂浮建筑就是我们的家园。
50组作品形态各异,并且大都试水成功。部分团队注重漂浮系统的实用性和稳定性,如11号团队制作了一个直径2.5米、宽1.5米的巨型转轮,作为漂浮系统的推进装置。虽然这个竹子制成的转轮全靠队员双手推动,动力有限,但体现了他们的实用设计理念。而有些团队的作品就显得非常休闲;2号团队设计了一座边长4米的正方形漂浮系统,中央开了一个一米见方的洞。队员们可以坐在船上泡脚,既亲水又安全;大多数水上漂浮系统都是一个整体,但39号团队却另辟蹊径,他们制作了9条独立的小船,船体既可以首尾相连,也可以分开航行,远看如同一列“火车”。 千姿百态的漂浮系统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9月20、21日是开放日,活动场地向市民开放。许多前来参观的市民对于学生们的作品都很感兴趣,胆子大的还穿上救生衣,登上建筑,试试坚固程度。虽然搭建这些作品要用到建筑学上的许多受力、结构、平衡等方面的知识,但实际形态和房屋确实相去甚远。不过,在博拉思革团队创始人之一、29岁的法国青年设计师安东看来,这些“竹筏”的背后,是青年人对地球未来的思考。2014中法青年自建节的主题是“水之世界”,它来源于对全球变暖、冰川融化后带来的海平面上升、陆地面积减少的担忧。如果对环境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未来的某一天,陆地完全消失,那么电影《未来水世界》里的场景就会成为现实,人类将只能依靠漂浮系统在水上生存。
此外,在建造节进行过程中,还举行了中法青年植树,涂鸦等友谊活动。中方还为来自法国的朋友准备了太极等民俗表演。本次自建节,不仅让来自中法的学生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了解了两国文化,还提升了中国学生的实践能力,法国建筑师敬业认真的态度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据悉,Bellastock是成立于法国巴黎的青年建筑师团队,他们致力于利用废弃回收的材料为人们的生活创造更美好的事物。在行业内,他们已取得一定的成就。过去几年中,Bellastock在世界范围内举办了多次大型的建造活动,非常成功。今年,他们选择了武汉,成为2014年建造节的活动地点。
自建节从发起时,就强调建筑材料的循环利用,宣扬节能建造的方法与理念。此次使用的水桶,将由饮用水公司回收消毒后继续使用,部分竹子由各高校回收作为教学材料使用,其余的将由相应公司回收处理,清场后,后官湖畔将不会留下任何垃圾。
(城市设计学院 马凯月 供稿)